IB课程体系

所有国际文凭教育项目的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人,他们承认人类共有的博爱精神,分担守护地球的 责任,帮助开创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 作为国际文凭学习者,我们要努力做到:

国际情怀的定义


国际情怀是国际文凭组织使命的重中之重,也是国际文凭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 它还是连续统一的国际教育的核心。
国际情怀是一种世界观,具有国际情怀的人们认为自己与全球社区息息相关,并对其他成员负有责任感。国际情怀是一种认为所有国家和人民都相互关联的意识,并承认其复杂性。
具有国际情怀的人们欣赏和重视世界上人民、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他们努力了解其他人,同情和团结他们,从而做到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Oxfam 2015; UNESCO 2015)。
国际文凭小学项目的学习者及其学习社区拥有广泛的观点、价值观和传统。国际情怀的概念建立在这些多元的观点之上,从而产生出一种人类休戚与共感和共同守护地球的责任感。

 


发展国际情怀


国际情怀教育起步于在校内开创出一种将世界视为最广阔的学习情境的文化。要建立一种胸怀世界的学校文化,学校可以考虑:
• 让学生重点探究全球人类的共性;
• 创造在当地和全球社区中开展有意义的文化交流和行动的各种机会;
• 提倡多语学习以加强跨文化对话和全球参与。

致力于实现全纳

 

  教师基于一种要看到学生长处的观点,通过创建一种考虑学生的身份认同并欢迎多样性的,积极肯定和灵敏反应的学习环境来扩展所有学生的学习。


  共同为学习承担责任首先要建立起重视多样性并支持所有成员机会平等的全纳式支持架构。学习社区的成员要负责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接触并投身学习,不管他们的背景或能力如何。他们通过识别和清除各种与观点、学校组织架构、资源、政策或学习实体空间相关的学习障碍做到这一点。学习社区欢迎和支持切实的全纳措施。重视全纳的学习社区会确保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


全纳式支持架构会考虑:
• 学习社区的情境、优势和需要;
• 协调的和清晰传达的入学和转学政策;
• 保密性;
• 对学习差异更加深的理解和认同;
• 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支持;
• 给学习者加标签的影响;
• 能动性和自我效能;
• 学习社区中的升级和整合。

开放的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向学习社区开放。它们反映学校的文化、学校重视和弘扬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并有助于发展学习者培养目标中的各种特质。所有空间的一般环境和美感都需要考虑。

 

 

互联的学习空间

 

  学习社区要确保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相关性和联系。展览要反映学习社区的多语性质,并帮助建立跨文化理解(Callaghan 2013 )。它们也反映学生的课外生活,把学习看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一种整体体验。

 

 

引人入胜的学习空间

 

  物件和材料的展示安排要吸引学生投入学习、产生理解、开展探索和进行反思。在小学项目的课堂上,材料是丰富多彩的、开放式的,学习者可以运用他们的创造力来操作和使用材料。

 

 

 

 

  教室和共享空间中的展览要使学生的学习一目了然。在一个重视学习过程的课堂上,对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对最终结果的展示同样清晰可见。展览什么和如何展览——具有启发性,引人入胜并传播信息。学生们共同创作展览,与学习社区的其他成员分享创意和思考。对学习的记录和演示使学生看到其他人用来展示理解的过程,从而引发讨论、反思和意见反馈,以加强学习。

国际文凭组织(IB)使命宣言 国际文凭组织的目标是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对多 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际文凭组织与众多的学校、政府以及其它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国际教育项目和严格的评估制度。 这些项目鼓励世界各地的学生成长为既积极进取又富有同情心的终身学习者,他们理 解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